林文龍創意番薯 化為可愛動物!
參考資料來源:聯合報 點選

【聯合報╱記者潘欣中/觀音報導】
「透過巧思,就能賦予番薯新生命」,觀音鄉「鄉野農場」主人林文龍,在桃園縣十全美藝文協會理事長林新來建議下,巧妙運用番薯的不同形狀搭配竹籤,不起眼的番薯轉眼化為老鼠、小雞、海豹、企鵝、刺蝟等可愛動物,作品件件讓人驚艷。
林文龍前年開始將原有的蓮花休閒產業轉型,種植番薯來創造商機,以銜接「桃園蓮花季」結束後漫長的空窗期,但遊客數沒有明顯增加;林新來年初造訪時建議他,挖番薯、焢窯、作番薯湯圓、番薯糕點,特色猶不足,可運用番薯的特性成立「番薯生活館」,再搭配番薯葉拓印、導覽介紹等,讓地方產業多元化。
林文龍年初開始用竹籤搭配不同形狀的番薯製作小動物,起初常失敗,漸漸愈做愈順手,小雞、企鵝、海豹、恐龍等作品造型可愛逗趣,讓人愛不釋手,今年他將番薯田擴大到3公頃,並設立「番薯生活館」,展示作品。林新來說,以寓教於樂方式給遊客新體驗,賦予番薯產業新生命,生命力強韌的番薯,也象徵著先民蓽路藍縷的開墾精神。
參考資料來源:聯合報 點選
【聯合報╱記者潘欣中/觀音報導】
「透過巧思,就能賦予番薯新生命」,觀音鄉「鄉野農場」主人林文龍,在桃園縣十全美藝文協會理事長林新來建議下,巧妙運用番薯的不同形狀搭配竹籤,不起眼的番薯轉眼化為老鼠、小雞、海豹、企鵝、刺蝟等可愛動物,作品件件讓人驚艷。
林文龍前年開始將原有的蓮花休閒產業轉型,種植番薯來創造商機,以銜接「桃園蓮花季」結束後漫長的空窗期,但遊客數沒有明顯增加;林新來年初造訪時建議他,挖番薯、焢窯、作番薯湯圓、番薯糕點,特色猶不足,可運用番薯的特性成立「番薯生活館」,再搭配番薯葉拓印、導覽介紹等,讓地方產業多元化。
林文龍年初開始用竹籤搭配不同形狀的番薯製作小動物,起初常失敗,漸漸愈做愈順手,小雞、企鵝、海豹、恐龍等作品造型可愛逗趣,讓人愛不釋手,今年他將番薯田擴大到3公頃,並設立「番薯生活館」,展示作品。林新來說,以寓教於樂方式給遊客新體驗,賦予番薯產業新生命,生命力強韌的番薯,也象徵著先民蓽路藍縷的開墾精神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